磁卡(Magnetic Card)是一种磁记录介质卡片。它由高强度、耐高温的塑料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能防潮、耐磨且有一定的柔韧性,携带方便、使用较为稳定可靠。通常,磁卡的一面印刷有说明提示性信息,如插卡方向;另一面则有磁层或磁条,具有 2-3 个磁道以记录有关信息数据。
信用卡是磁卡较为典型的应用。发达国家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普遍采用了金融交易卡支付方式。其中,美国是信用卡的发祥地;日本首创了用磁卡取现金的自动取款机及使用磁卡月票的自动检票机。 1972 年,日本制定了磁卡的统一规范, 1979 年又制定了磁条存取信用卡的日本标准 JIS-B-9560 、 9561 等。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磁条和磁道
磁条上有 3 个磁道。磁道 1 与磁道 2 是只读磁道,在使用时磁道上记录的信息只能读出而不允许写或修改。磁道3为读写磁道,在使用时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磁道 1 可记录数字 (0-9) 、字母 (a-z) 和其他一些符号(如括号、分隔符等),最大可记录 79 个数字或字母。
磁道 2 和 3 所记录的字符只能是数字 (0-9) 。磁道 2 最大可记录 40 个字符,磁道 3 最大可记录 107 个字符。
磁卡国际标准
1. ISO 7810 : 1985 识别卡物理特性规定了卡的物理特性,包括卡的材料、构造、尺寸。
卡的尺寸为:
宽度 |
85.72mm----85.47mm |
高度 |
54.03mm----53.92mm |
厚度 |
0.76±0.08mm |
卡片四角圆角半径 |
3.18mm |
一般讲卡的尺寸为 |
85.5 X 54 X 0.76 |
2 . ISO 7811 - 1 : 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 1 部分:
凸印规定了卡上凸印字符的要求(字符集、字体、字符间距和字符高度)。
3 . ISO 7811―2 : 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 2 部分:
磁条规定了卡上磁条的特性、编码技术和编码字符集。
4 . ISO 7811―3 : 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 3 部分: ID-1 型卡上凸印字符的位置
5 . ISO 7811―4 : 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 4 部分:只读磁道的第 1 、 2 磁道位置
6 . ISO 7811―5 : 1985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 5 部分:读写磁道的第 3 磁道位置
磁卡主要型号技术指标
型号 |
卡片名称 |
磁条规格 |
耐温范围 |
厚度(mm) |
ZDC300P |
普通低密磁条卡 |
12.7mm 300oe±10% |
-20 ~76 ℃ |
0.76± 0.08 |
ZDC300IC |
普通磁条 IC复合卡卡基 |
12.7mm 300oe±10% |
-20 ~76 ℃ |
0.81± 0.03 |
Gemlucent300 |
透明低密磁条卡 |
12.7mm 300oe±10% |
-20 ~76 ℃ |
0.78± 0.04 |
Gemlucent300IC |
透明低密磁条 IC复合卡卡基 |
12.7mm 300oe±10% |
-20 ~76 ℃ |
0.81± 0.03 |
GMG2750 |
银行高密磁条卡 |
12.7mm 2750oe±10% |
-20 ~76 ℃ |
0.78± 0.04 |
GMG2750IC |
高密磁条 IC复合卡卡基 |
12.7mm 2750oe±10% |
-20 ~76 ℃ |
0.81± 0.03 |
Gemlucent2750 |
透明高密磁条卡 |
12.7mm 2750oe±10% |
-20 ~76 ℃ |
0.78± 0.04 |
Gemlucent2750IC |
透明高密磁条IC 复合卡卡基 |
12.7mm 2750oe±10% |
-20 ~76 ℃ |
0.81± 0.03 |
磁卡使用须知
我们提醒您注意避免以下情况的发生:
☆磁条卡在钱包、皮夹中距离磁扣太近,甚至与磁扣发生接触。 ☆ 与女士皮包、男士手包磁扣太近或接触。 ☆ 与带磁封条的通讯录、笔记本接触。 ☆ 与手机套上的磁扣、汽车钥匙等磁性物体接触。 ☆ 与手机等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长时间放在一起。 ☆ 与电视机、收录机等有较强磁场效应的家用电器距离过近。 ☆ 在超市使用时,与超市中防盗用的消磁设备距离太近甚至接触。 ☆ 多张磁条卡放在一起时,两张卡的磁条互相接触。另外,磁条卡受压、被折、长时间磕碰、曝晒、高温,磁条划伤弄脏等也会使磁条卡无法正常使用。同时,在刷卡器上刷卡交易的过程中,磁头的清洁、老化程度,数据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系统错误动作,收银员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磁条卡无法使用。
总之,磁条卡使用中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但您只要妥善保管,注意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就一定能享受到持卡的便捷、刷卡的快乐!
读磁失误的主要原因
1、如磁条因意外擦除磁条信息,在交易时可能无法被POS或ATM读出磁条信息,这时,卡片帐户资料必需采用键式输入,甚至取消交易。将近三分之二的读磁失误是由于意外
擦除磁条信息(掉磁)所致,通常有以下几种:
** 将磁条卡放于磁铁或有较强磁场效应的家用电器附近,以致卡内磁性介质受磁
场作用而失效。
** 磁条卡在钱包或皮夹里的位置太贴近磁性包扣,卡上的磁性介质被消磁受破坏。
** 因保管或使用不慎,磁条卡受外力作用而使卡上的磁条信息丢失。诸如受压、被
折、划伤、弄脏等。
** 无意将两张磁卡背对背放置在一起,其磁性介质相互磨擦、碰撞,故而遭受破坏。
2、读磁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终端读磁头维护较差此问题较易解决,发卡行只需采用简
易终端清洁仪即可。这种清洁仪带有卡片清洁器,不时环绕终端去除表面的绒毛及灰尘。
妥善地保养终端磁头,可以提高终端读卡能力,使读卡失误率降低30%。
3、特约商户的收银员的操作不当,及POS读磁头故障,也会引起读磁失败。写磁失误的原因
◎写磁设备的调试不当 ◎ 重新写磁时,未完全擦除原有磁条信息 ◎ 磁卡在运输、储存过程的处理不当,引起写磁失误
值得提出的是,早期出厂的一些打卡设备或个别厂家生产的打卡设备,在没有调整的情况下,对不同厚度的卡片进行写磁时,也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地写磁失误。此时,打卡机的维修人员调整打卡机的有关参数,即可以减小写磁失误率。 磁卡一旦出现掉磁现象,会给持卡人带来许多麻烦。因此,为防止磁条掉磁,持卡人在磁卡的使用及保管中,应注意保护好磁条,小心存放,避免折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磁条掉磁的解决方案--高密磁条 ( Hi-Co magnetic stripe )
由于磁条掉磁引起的读磁失误,常会导致交易的取消及持卡人的不满,而持失效卡片者可能向发卡行提出要求换卡,但更可能只是简单地停止使用该卡。所以磁条性能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持卡人及发卡商之间的彼此利益,还涉及到客户服务及获取利润的问题。
VISA 组织的行动
VISA组织在97年印度尼西亚巴里岛制卡商座谈会中提出,从1998年7月1日起,所有发行的卡片需逐步转换为高密磁条卡,高密磁条从1996年-2003年的转换情况。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的VISA国际组织为降低卡片读磁失误率及加强客户服务,决定从1999年1月1日起,只要是该地区内发行的VISA卡均采用高磁场方式写磁。以此方式输入的磁条信息不被普通磁场所擦除,且抗消磁力为原来的六倍。
现在,高密磁条在美国发卡总量的比例为:46%的发卡商已开始订购高密磁条卡;32%的卡片已于1997年转换为高密磁条卡;22%的卡片尚未决定是否采用高密磁条。
MasterCard 组织的行动
MasterCard 国际组织对磁条掉磁问题的解决方案是,2002年12月前将流通中的万事达卡转换为高密磁条。(磁场密度为2700-3200奥斯特)。据万事达会员银行报导,部分同时使用高密磁条同低密磁条的银行,高密磁条的比例为70%,其卡片读、写失误率则已下降了一半。甚至有些已采用高密磁条的银行报导高密磁条的读、写失误率低于0.2%。下表为一家万事达卡会员银行所提供一组数据,显示了采用高密磁条后所取得的显著效果。
年度 |
总读、写磁失误率磁道失误 |
高密磁条卡比例 |
1993 |
17.8% 无统计数据 |
0% |
1994 |
18.0% 3.60% |
0% |
1995 |
8.4% 3.20% |
40% |
1996 |
6.4% 1.80% |
70% |
综上所述,高密磁条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降低交易点上的读卡失误率
2) 延长卡片使用寿命及卡片有效期
3) 减少换卡及拒收卡的费用对于准备采用高密磁条的银行或其它机构,其有关设备需相应地调整:
>>> 写磁设备
* 使用如DC9000和DC15000打卡设备的个人化中心只需根据高密磁条的要求,调整软件的设置即可。
* 早期的打卡设备可能需要进行设备升级或更换高密写磁头。
* 可供持卡人选择PIN号码的写磁设备必需升级或更换为高密写磁头
>>> 读磁设备
* 读磁设备的POS不必变动
* 在线自动提款机不必变动
* 专营脱机自动提款机必需升级为擦磁及写磁双磁头,以供擦/写第三磁道。
有关实施高密磁条的硬件方面的调整,请直接同您的设备供应商联系,以获取更详细、更全面的信息。磁条的颜色与性能